人類歷*每一次能源利用的里程碑式發展,都會開啟一個新的時代。從木柴到煤炭再到石油,人類文明也隨之飛速進步,同時也越來越離不開能源。
而目前煤炭和石油等石化能源正面臨著枯竭,人類文明又將面臨一個重大的轉折。未來能源的選擇將何去何從?
答案似乎模糊卻也清晰,、清潔、可持續是要素,其中是必要條件。
就意味著能量密度高,尋蹤能源發展史不難發現每次能源的更迭都是在向更高的能量密度發展。
由此來看,目前所知的燃料中能量密度zui高就是氫氣,同時它還具備清潔和可持續的優勢,因此氫能極大概率將成為能源的*之路。
核心觀點
1.氫能儲量大污染小效率高,有望取代傳統能源,市場直逼4萬億美元。
氫是的替代能源。氫元素是宇宙zui豐富的元素,它構成了宇宙質量的75%。氫取自于水,反應后生成水,實現了可循環*,同時氫能熱值142KJ/g,效率高,并且無工作溫度限制。
目前傳統能源的年均消費量有45億億英熱單位,對應市場空間超過3萬8千億美元。如果氫能源成功替代傳統能源,其市場空間將直逼4萬億美元。
2.上游電解水制氫技術將成主流,成本是掣肘,期待電價下降帶來利潤空間。
制氫途徑主要有熱化學重整、電解水和光解水三類。當前主要以石化燃料化學重整為主,但是該方法不可持續也不環保;光解水是理論上的技術,但仍處于研究階段。
電解水低碳可持續,并且技術業已成熟,高電價引起的高成本是目前的主要障礙。近幾年,可再生能源發電的裝機總量和發電量都在快速增長,電價下降是必然趨勢,所以我們預測未來5-10年電解水制氫即將“有利可圖”。
3.中游高密度儲氫是關鍵,高壓氣態是過渡,看好化學儲氫帶來產業突破。
高密度儲氫有低溫液態儲氫、高壓氣態儲氫,儲氫材料儲氫三種。低溫儲氫不經濟;高壓氣態儲氫是目前商業應用的主要方式,但是比容量低限制了它的長遠發展。
化學儲氫是的,比容量高、安全性好、成本低,但是材料的可逆吸放氫和吸放氫溫度技術問題尚待攻克,一旦取得突破將打通整條氫能源產業鏈。
4.下游固定式領域發展穩定,汽車領域或將激發1萬5千億美元的市場空間,無人機上的應用將是未來看點。
氫能源應用以燃料電池為基礎,目前主要分布在叉、固定式和便攜式三個方面。
固定式領域發展快速,2013出貨功率187百萬瓦特,年增長率達到50%。交通領域,叉車市場向好,在美國年復合增速高達52%,小型車或在豐田Mirai*下取得突破,看1萬5千億美元的市場空間。消費級無人機預計將迎來爆發元年,其功能系統目前主要是鋰電池,搭載氫燃料電池的無人機具有輕量和高續航特性或將強勢逆襲。
5.建議關注公司:三環集團、富瑞特裝、長城電工。
三環集團: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隔膜板的主要供應商。
富瑞特裝:突破儲氫材料技術的企業。
長城電工:控股中國燃料電池領域規模zui大的企業新源動力9%的股權。
一、能源短缺和環境惡化,可持續清潔能源的開發迫在眉睫
1.傳統石化能源可用年數不超過120年。
能源是人類生存、生活與發展寸步難離的能量載體。沒有能源我們人類社會將至少倒退百年。
現如今大部分化學能源的儲量日益減少,由能源消費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愈發嚴重,而人類對能源的需求卻在與日俱增。這兩者的矛盾愈演愈烈,催化了新能源變革的加速發展。
目前人類年均能源消費總量超過127億噸石油當量,以傳統的石化能源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為主,占據了總能源消費量的80%以上。
而石化能源的儲量是有限的,據BP統計,按照目前的采儲比,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可使用年限分別僅剩113年、55年和53年。也就是說,如果不開發新的能源,一百多年以后,人類將面臨能源耗竭的絕境。
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等,除了是能源系統的支柱外,同時還是橡膠、塑料制品、化纖、農藥、醫藥等生活用品的原料來源,在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扮演著*的角色。
傳統能源的耗竭,不僅意味著整個能源體系的癱瘓,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將深受影響。
2.環境惡化,生存受到挑戰
傳統石化能源的組成元素主要是C、H、O,其中大部分還含有S、N等雜質元素,在它燃燒供能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產生碳氧化物、硫化物、氮氧化物等危害環境的污染氣體,其中尤以碳氧化物的排放zui為嚴重。
據統計年均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是消耗的化石燃料的兩倍多,也即使用1噸石油將排放2噸的二氧化碳。
由此造成的大氣污染、溫室效應等環境破壞已經對人類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前兩年柴靜的穹頂之下向我們揭示了中國霧霾的嚴峻性,變暖導致的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也都在不斷吞噬著人類的生存環境。
3.可持續清潔能源的開發是*解決方案
在能源短缺和環境惡化兩大困境的威脅下,可持續清潔能源的開發日益迫切。
傳統能源中80%以上都被用作能量載體為交通運輸、工業和發電提供能量,如果將這部分消耗的石化能源用可持續清潔能源替代,能源和環境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二、氫能源是*能源之路
目前可替代的新能源包括可再生電力、生物質和氫能等,我們認為氫能是的新能源,zui有希望成為能源的*解決方案。
因為氫能相比于其他能源方案有顯著的優勢:
1)儲量大、污染小、效率高;
2)比能量高(單位質量所蘊含的能量高);
3)可持續發展。
1.氫能大儲量、*、率
氫元素是宇宙儲量zui豐富的,它構成了宇宙質量的75%,在地球上排第三,大儲量保證其作為能源供給的充足性。此外,氫元素主要以水的形式存在,原料非常容易獲取。
此外,氫氣的供能方式主要是和氧氣反應生成水釋放化學能,其產物除了水無其他中間產物,整個供能過程無浪費、*。
2.氫能源生產和使用形成可循環閉環,實現可持續發展
氫能的研究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1766年,卡文迪許*次從酸和金屬反應中制得了氫氣,1818年英國有目的的電解水制取氫氣,開發了新的氫氣來源“水”。
1970年通用汽車提出“氫經濟”的概念。近年來,隨著燃料電池的迅速發展,氫能作為zui適宜的燃料也隨之進入一個高速發展階段。
下圖是 “氫經濟”概念示意圖,氫能來自于水用,使用后的產物仍為水,由此形成一個可循環閉環系統,具有可持續性。
3.氫氣比能量高,易于實現輕量化和高續航
氫氣是常見燃料中熱值zui高的(142KJ/g),約是石油的3倍,煤炭的4.5倍。這意味著,消耗相同質量的石油、煤炭和氫氣,氫氣所提供的能量zui大,這一特性是滿足汽車、航空航天等實現輕量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現階段來看,氫氣作為能量載體的zui大競爭對手是電池。目前電池市場發展已經很成熟,然而氫能具備電池所不能比擬的優勢,氫氣的比能量遠遠超過電池,并且沒有工作溫度限制(電池工作溫度范圍大概在-20℃~60℃)。
以現在電池領域性能很好的鋰電池為例,組裝一顆鋰電池需要相互匹配的正負極,就按目前理論容量zui高的兩種電池正負極材料來計算:
(負極 Si: 4200mAh/g;正極LiMn2O4:320mAh/g),鋰電比能量=容量*輸出電壓/質量=4200*4/(1+4200/320)=2KJ/g,算上電池殼等組件(0.5的系數),其比zui終能量=2*0.5=1KJ/g。
而氫的理論比能量=142 KJ/g,是鋰電池理論比能量的71倍,即使加上儲氫材料(以目前所能實現的質量比容量5.4%計算,未來還將持續增加),其比能量=142*0.054=7.67KJ/g,也達到鋰電池的7倍多。
比能量高和無工作溫度限制所帶來的優勢是十分顯著的。比如,鋰電手機一天就要充好幾次電,如果換做氫能充氫一秒鐘使用一星期再也不是夢想。
尤其是在交通運輸領域,可以大大提高行駛里程,汽車、飛機、輪船、潛艇將均可實現應用。并且在環境中,比如冬天會達到零下四十多度的北方還有南極等地方,氫能都能正常使用。
4.未來電和氫將成為能源結構兩大支柱,實現能源的標準化
氫是的新能源,zui有希望取代傳統能源成為能源的*解決方案,未來我們將跨入一個嶄新的能源社會——氫能源社會。
在氫能源社會,將只存在兩種能源:氫能和電能,由他們共同構成整個能源網絡,成為能源結構中的兩大支柱,并實現能源的標準化。
在未來,我們將通過一次能源(太陽能、風能、海洋能、熱能等)的轉換來獲取氫和電能,同時氫氣可以通過燃料電池技術來發電,而電也可以作用于水制取氫氣,從而實現了整個能源網絡的互聯互通。
在電網延生到的地方我們可以取電之便利,而在電網之外我們用氫氣儲能和供能。
三、能源正處于產業化前夕,市場空間直逼4萬億美元
氫能源具備各種顯著優勢也存在迫切需要,市場空間也十分廣闊。從產業角度看,氫能已經走在產業化前夕。
1.氫能大藍海,想象空間無限
目前,傳統能源的年均消費量分別為石油170793.38萬億英熱單位、煤炭159216.83萬億英熱單位和天然氣125718.18萬億英熱單位,對應單價水平分別為16.90、3.71和2.97美元/百萬英熱單位,以此計算每年要消耗掉的能源價值超過3萬8千億美元。
氫能作為能源的*解決方案,將*取代傳統能源,市場空間將直逼4萬億美元。
2.氫能發展已進入市場推廣階段,政策支持發展有保障
根據美國能源署氫能源計劃顯示一個新產業的新起一般需經歷四個階段:
1.技術研究;
2.過渡到市場;
3.基礎設施完善;
4實現產業化。
而氫能的應用已經積累了科學家們的大量研究已開始逐漸走向市場,正處于其第二個階段,產業化之日即將到來。
在第二個階段政策仍然起主導作用。從范圍看,很多國家都出臺了強有力的扶持政策,其中力度zui大響應zui積極的是日本,歐盟、美國混合韓國緊跟其上,印度、冰島、加拿大和巴西也有部署,中國也頻出相關政策。
3.氫能產業鏈三大環節:上游看電解水、中游看化學儲氫、下游交通領域值得期待
1、氫能產業鏈分為上游制氫、中游儲氫和下游應用三大環節
氫能的上游是氫氣的制備,主要技術方式有傳統能源的熱化學重整、電解水和光解水;中游是氫氣的儲運環節,主要技術方式包括低溫液態、高壓氣態和固體材料儲氫;下游是氫氣的應用,氫氣應用可以滲透到傳統能源的各個方面,包括交通運輸、工業燃料、發電等,主要技術是直接燃燒和燃料電池技術。
有力的政策支撐將保證氫能源的順利發展,技術的進步是實現氫能源產業化的必要條件。
氫能產業鏈三大環節,每個環節都很很高的技術壁壘和難題,目前我們看好上游的電解水制氫技術、中游的化學儲氫技術和下游的燃料電池技術。
2、上游制氫:電解水制氫將成主流,成本將隨電價下降而下降
(1)制氫途徑主要有熱化學重整、電解水和光解水三類
氫能是一種二次能源不可以直接獲得,需要通過制備獲得。目前制氫技術主要有傳統能源和生物質的熱化學重整、水的電解和水的光解。
其中化石能源重整是主導,成本低并且已“有利可圖”,但不可持續、不環保;電解水制氫將成主流,成本將隨電價而下降;光解水效率太低,期待技術突破。
(2)當前制氫主要以石化燃料為主要原料,不可持續不環保
2014年制氫能力為14400百萬標準立方英尺/天,目前維持在一個較為穩定的水平。
其中96%連源于傳統能源的熱化學重整,還有4%來自于電解水。其用途主要是資源性的,作為化工合成的中間產品或原料,其中60%被用于合成氨,38%用于煉廠石油和煤炭的深加工。
對比幾種主要制氫技術的成本,煤氣化制氫的成本zui低,為1.67美元每千克,其次是天然氣制氫2.00美元每千克,甲醇裂解3.99美元每千克,成本zui高的是水電解,達到5.20美元每千克。
相對于石油售價,煤氣化和天然氣重整已有利潤空間,而電解水制氫成本仍高高在上。
雖然目前電解水制氫成本遠高于石化燃料,而煤氣化制氫和天然氣重整制氫相對于石油售價已經存在利潤空間。但是用化石燃料制取氫氣不可持續,不能解決能源和環境的根本矛盾。
并且碳排放量高,煤氣化制氫二氧化碳排放量高達193kg/GJ,天然氣重整制氫也有69 kg/GJ,對環境不友好。
而電解水制氫是可持續和低污染的,這種方法的二氧化碳排放zui高不超過30 kg/GJ,遠低于煤氣化制氫和天然氣重整制氫。
同時電解水制氫的技術相對已經比較成熟,制氫效率也已經能達到70%,未來電解水成本下降也是必然趨勢,所以我們認為電解水有望成為制氫的主流技術。
(3)光解水制氫技術看似理想實則困難重重
光解水制氫是一種理想的制氫技術。它的原理是直接利用太陽能,在光催化劑的協助下,將水分解產生氫氣。這種方法直接利用一次能源,沒有能源轉換所產生的浪費,理論上簡單。
然而,這種制氫方法面臨的技術仍然面臨很多問題。制氫效率低(不到4%)是zui主要的問題,所以它離實際應用還有相當長的距離。
光催化材料的帶隙與可見光能量匹配,光催化材料的能帶位置與反應物電極電位匹配,降低光生電子-空穴的復合率是克服這一困難的三大待攻克技術難關。
(4)電解水制氫技術成本將隨電價下降而顯著下降,將成為未來制氫的主流技術電解水制氫成本主要來源于固定資產投資、電和固定生產運維這四項開支,其中電價高是造成電解水成本高的主要原因,電價占其總成本的78%。因而電價的下降必將帶來氫氣成本的大幅下降。
近幾年,可再生能源發電的裝機總量和發電量都在快速增長,電價的下降是必然趨勢。中國已有相關政策出臺,發改委下發關于適當調整陸上風電*上網電價的通知,將第I類、II類和III類資源區風電*上網電價每千瓦時降低2分錢。
電解水制氫成本未來會下降。電價下降和技術發展、規模化效應,都會使氫氣成本下降,并且一般新技術的產業化都走在*實現經濟性之前,電解水產業即將興盛。所以我們預測未來5-10年電解水制氫即將“有利可圖”。
3、中游儲運:高密度儲氫是關鍵,儲氫材料突破將助力氫能大發展
氫是所有元素中zui輕的,在常溫常壓下為氣態,密度僅為0.0899 kg/m3 ,是水的萬分之一,因此其高密度儲存一直是一個難題。儲氫問題一旦突破,氫能必將迎來繁榮發展。
(1)儲氫技術分類:低溫液態儲氫、高壓氣態儲氫和儲氫材料儲氫
目前儲氫方法主要分為低溫液態儲氫、高壓氣態儲氫,儲氫材料儲氫三種。
(2)低溫液態儲氫不經濟
液態氫的密度是氣體氫的845倍。液態氫的體積能量密度比壓縮狀態下的氫氣高出數倍,如果氫氣能以液態形式存在,那它替換傳統能源將水到渠成,儲運簡單安全體積占比小。
但事實上,要把氣態的氫變成液態的并不容易,液化1kg的氫氣需要耗電4-10 kWh,液氫的存儲也需要耐超低溫和保持超低溫的特殊容器,儲存容器需要抗凍、抗壓以及必須嚴格絕熱。
所以這種方法極不經濟,僅適用于不太計較成本問題且短時間內需迅速耗氫的航天航空領域。
(3)高壓氣態儲氫是產業應用zui成熟的技術,但是致命缺點是體積比容量小
高壓氣態儲氫是目前zui常用并且發展比較成熟的儲氫技術,其儲存方式是采用高壓將氫氣壓縮到一個耐高壓的容器里。
目前所使用的容器是鋼瓶,它的優點是結構簡單、壓縮氫氣制備能耗低、充裝和排放速度快。但是存在泄露爆炸隱患,安全性能較差。
并且該技術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體積比容量低,DOE的目標體積儲氫容量70g/L,而鋼瓶目前所能達到zui高的體積比容量也僅有25g/L。
而且要達能耐受高壓并保證安全性,現在上主要采用碳纖維鋼瓶,碳纖維材料價格非常昂貴,所以它并非是理想的選擇,可以作為過渡階段使用。
(4)儲氫材料儲氫——儲氫密度大,發展潛力
儲氫材料儲氫就是利用氫氣與儲氫材料之間發生物理或者化學變化從而轉化為固溶體或者氫化物的形式來進行氫氣儲存的一種儲氫方式。
儲氫材料zui大的優勢是儲氫體積密度大,相同質量的氫氣用儲氫材料儲存占用空間zui少。
并且操作容易、運輸方便、成本低、安全等,恰好克服了高壓氣態儲氫和低溫液態儲氫的缺點,成為發展潛力的一種儲氫方式。但是它們仍然存在一些技術問題待解決。
儲氫材料種類非常多,主要可分為物理吸附儲氫和化學氫化物儲氫。其中物理吸附儲氫又可分為金屬有機框架(MOFs)和納米結構碳材料,化學氫化物儲氫又可分為金屬氫化物(包括簡單金屬氫化物和簡單金屬氫化物),非金屬物(包括硼氫化物和有機氫化物)。
物理吸附儲氫材料是借助氣體分子與儲氫材料間的較弱的范德華力來進行儲氫的一種材料。
納米結構碳材料包括碳納米管、富勒稀、納米碳纖維等,在77K下zui大可以吸附約4wt%氫氣。
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OFs) 具有較碳納米材料更高的儲氫量,可以達到4.5wt%,并且MOFs的儲氫容量與其比表面積大致呈正比關系。
但是,這些物理吸附儲氫材料是借助氣體分子與儲氫材料間的較弱的范德華力來進行儲氫,根據熱力學推算其只能在低溫下大量吸氫。
化學氫化物儲氫的zui大特點是儲氫量大,目前所知的就有至少16種材料理論儲氫量超過DOEzui終目標7.5wt%,有不下6種理論儲氫量大于12wt%。
并且在這種儲氫材料中,氫是以原子狀態儲存于合金中,受熱效應和速度的制約,輸運更加安全。
但同時由于這類材料的氫化物過于穩定,熱交換比較困難,加/脫氫只能在較高溫度下進行,這是制約氫化物儲氫實際應用的主要因素。
目前各種材料基本都處于研究階段,均存在不同的問題。金屬有機框架(MOFs)體系可逆,但操作溫度低;納米結構材料操作溫度低,儲氫溫度低;金屬氫化物體系可逆,但多含重物質元素,儲氫容量低;二元金屬氫化物體系可逆,但熱力學和熱力學性質差;復雜金屬氫化物儲氫容量高,局部可逆,種類多樣;非金屬氫化物儲存容量高,溫度適宜,但體系不可逆。
實現“儲氫”的技術路線主要是要克服吸放氫溫度的限制。
4、下游應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交通領域起飛在即,無人機上的應用有望成為突破口
氫能源的應用有兩種方式:一是直接燃燒(氫內燃機),二是采用燃料電池技術,燃料電池技術相比于氫內燃機效率更高,故更具發展潛力。
目前以燃料電池技術為基礎的應用已經很廣闊,現階段主要分布在叉、固定式和便攜式三個方面,燃料電池車正在大力推進中,未來將遍及所有能源相關下游包括汽車、發電和儲能等領域。
從燃料電池出貨量來看,目前市場主要集中在亞洲和北美,其中北美增長較快,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燃料電池zui主要的市場,占比達到76%。
燃料電池應用領域以固定式領域為主,其次是交通運輸領域,便攜式領域雖然數量比交通領域多,但因為容量小,因此出貨功率非常小,占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1)便攜式領域阻礙重重,有望在軍用領域異軍突起
便攜式領域的應用主要有玩具、小型電源、消費性電子產品和軍用電子產品。便攜式燃料電池具備體積小、質量輕、效率高、壽命長、運行溫度低、紅外信號低、隱身性能好、運行可靠、噪聲低、污染少等優點。
此外后勤優勢顯著,因為它的電容量大,能夠極大地減輕電池帶來的后勤負擔。
但是由于氫氣成本過高以及鋰電在便攜式領域市場成熟,燃料電池很難在短期內快速占領這塊市場。不過在軍用領域,燃料電池紅外信號低、隱身性能好、運行可靠、噪聲低和后勤負擔低的優勢,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其發展或將由此處突破。
美軍燃料電池分類中便攜式占比38%,比重較大。2012年,美國、德國、加拿大對燃料電池的資金投入都非常大。所以我們有理由期待它在軍用領域異軍突起。
(2)固定式領域是,市場逐步壯大
燃料電池因其效率高、持久性好、環境適應度強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通信基站和熱電聯產系統。
固定式領域燃料電池出貨量發展速度快,出貨臺數年復合增速達到了53%,出貨功率年復合增速17%。
固定式領域燃料電池的供應商主要分布在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歐洲。
(3)交通領域起飛在即,市場空間將超過1萬5千億美元。
燃料電池車相比傳統汽車,具有無污染,“*車”,無噪聲,無傳動部件的優勢,相比電動車,具有續航里程長,充電時間段,起動快(8秒鐘即可達全負荷)的優勢。因此非常具有發展前景。
目前燃料電池車快速增長,2015年投入運營的數量增速達到122%,計劃增加的數量增速達到198%。從占比看,乘用車zui大,占據了80%左右的份額。
運輸領域發展起來的是叉車搬運市場,目前主要集中在美國。2008年美國叉車銷售數量在500輛左右,2012年將近4000輛,年復合增速高達52%。并且據DOE調查顯示,歐洲潛在市場更加廣闊,預測高于美國市場56%。
燃料電池叉車主要客戶為大的消費品公司和超市,比如沃爾瑪、寶潔和可口可樂等,供應商主要是丹麥的H2Logic、加拿大的Hydrogenics、美國的Nuv era Fuel Cells和Oorja Protonics。
小型燃料電池車的發展將觸發氫能源爆發式發展。汽車銷量逐年增長,2014年達到8700多萬輛,汽車需求量仍十分旺盛。
并且據BP預測,2015年運輸領域能源消耗量將大于2331.55百萬噸油當量,未來也呈增長態勢。按此計算,僅交通運輸領域,氫能源的市場空間將逾1萬5千億美元。
小型燃料電池車現在正處于商業化轉化中。不過從1994年戴姆勒公司就成功研制了燃料電池車NECAR1,豐田、本田、通用和現代也相繼加入燃料電池車行列,其中日本豐田成為,在2015年向歐美發售其新款Marai燃料電池車。
Marai與普通電動車相比在性能上有很大的優勢。續航距離約700km,足夠普通家庭日常使用一周以上,是普通電動車的四到五倍,并且隨著行駛里程的加長,在系統成本上相對于普通電動車也將占優勢。
此外,加氫時間僅需3分鐘,zui低啟動溫度可在零下30度,行駛過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碳。
市場買單,MIRIA訂單超預期。豐田原計劃2015年在日本國內銷售400輛、向海外出口300輛燃料電池汽車,主要銷往美國和歐洲。MIRAI發售后,在日本訂單超過3000輛,在美國約2000輛的訂單,遠超公司預期。
但目前由于燃料電池難以量產,同時MIRAI基本為手工制造,因此目前年產能僅為700輛。為此豐田將采取措施分階段提供MIRAI的產能,計劃到2016年產能增至2000輛,2017年增至3000輛。
公司預計明年將售出2000輛氫燃料電池車,并計劃2020年前范圍內銷售總量達到3萬輛。
但是燃料電池車的發展并不是這么順利,除了受制于前面所提到的儲氫問題外,加氫站網絡尚未建成也是一個阻礙因素。
目前加氫站在北美、歐洲、日本、中國、韓國和澳大利亞有分布,在運總數也不足200座,即使加上建設中和計劃建設的總量也不到300座,并且目前加氫站建設的投資和周期也比較長,很難實現快速布局。加氫站網絡的極度不完善是氫動力車的市場推廣非常大的阻力。
不過為了實現氫能源的飛躍發展,各國政府大力支持積極推進加氫站建設,其中美洲增速zui快,歐洲數量zui多,亞洲也在積極布局中。
并且日前福田汽車取得的氫能源客車大訂單也將極大的催化氫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福田公司公告公司取得了100輛8.5m氫燃料電池電動客車訂單,是目前zui大批量的氫燃料電池電動客車訂單,其順利履行,將有利于推動氫能汽車產業市場化進程。
(4)搭乘無人機高速列車,或將打開新的市場
無人機發展至今已在很多領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近兩年也逐步進入人們的視野成為市場的熱點,特別是消費級無人機預計將迎來爆發元年。
但是目前無人機大多使用鋰電池供能,受限于鋰電池容量密度,而無人機不同于汽車,對質量更敏感,需要盡可能減輕起飛重量,無法攜帶大容量電池,因此其續航能力一直是一個很大的軟肋。通常情況下,無人機續航在30-60分鐘左右,并且每次充電時間長。
氫燃料電池具有續航時間長,加注氫氣時間短幾分鐘就能完成,同時生命周期內性能衰減小的優勢,成為無人機功能體系的一個強勢可替代選項。
去年,新加坡的HUS公司展示了世界上*使用氫燃料電池的多軸無人
機“HYCOPTER”。
HYCOPTER整機重量5Kg,空載續航4小時,1Kg滿載續航150分鐘。由于使用氫燃料電池,HYCOPTER的結構與其他無人機略有不同,四軸結構,中間搭載氫燃料鋰聚合物電池和兩根儲氫管狀容器,zui多可以存放4L氫氣,充滿氫氣后的HYCOPTER在電量方面與3Kg重量鋰電池相當。
HYCOPTER的氫燃料電池來自于HUS的姐妹公司HES(HorizonEnergySystems),其產品的能量密度達到了700Wh/Kg(2.5KJ/g),已經遠高于鋰電池的zui高理論容量1KJ/g。
今年3月,美國月刊雜志《大眾科學》報道,智能能源公司(Inligent Energy)推出一款用于無人機的氫燃料電池,續航時間可達兩個小時,預計這種氫燃料無人機將于今年內上市,并將配備在大疆Matrice 100無人機上,氫燃料電池和燃料加起來只有差不多1.6千克,比之前沒替換前的電池輕很多。
今年4月,科比特航空在深圳發布了旗下產品化氫燃料多旋翼無人機—HYDrone-1800,zui長續航時間長達273分鐘,約4個多小時。并且續航根據氣瓶的不同分為三個層級:5L大概90min,9L大概180min,14L大概270min。同時科比特會給客戶提供整套的電解制氫的設備。
此外,也有航空公司在布局航空用氫燃料電池。據外媒報道,英國易捷航空公司EasyJet正計劃測試飛機氫混合燃料系統,希望在飛機上使用氫燃料電池來實現每年節省5萬噸燃料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標。
他們研發的氫混合燃料系統,可以實現在地面滑行時無須啟動發動機,燃料電池將飛機降落時剎車系統的能量捕捉后在飛機滑行時使用,使低成本滑行和主動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成為可能。
EasyJet預計采用此系統后可以實現每年節省2500萬-3500萬美元的燃油費用。
EasyJet預計將于今年試驗這項全新的技術。
四、氫能產業鏈上的公司梳理
1.A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