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第四屆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近日在江蘇如皋舉行。中國經濟信息社在大會期間發布的《2018—2019中國氫經濟發展年度評價報告》(下稱《年報》)認為,我國氫能發展在關鍵材料與核心技術、商業化推廣模式建立、專項規劃和政策體系、社會輿lun導向等領域仍面臨瓶頸,亟待解決。
一是關鍵材料和核心技術標準亟需突破。我國已掌握氦制冷循環設備核心技術,液態儲氫已實現國產化,但是關鍵零部件主要依賴進口,燃料電池的關鍵材料(催化劑、質子交換膜與碳紙等)受國外壟斷;關鍵組件制備工藝亟需提升,膜電極、雙極板、空壓機、氫循環泵等與水平仍存差距。氫能技術規范和標準體系有待完善,氫氣品質檢測與氫氣泄漏測試儀器缺乏,檢測認證機構尚未形成。
二是諸多問題制約商業化推廣模式的建立。《年報》認為,從制氫環節看,現有技術依賴煤炭、天然氣等一次性能源,存在經濟性與環境污染風險;利用可再生能源存在低效率、高成本風險。從儲氫環節看,尚未解決儲氫密度、安全性與儲氫成本之間的平衡關系。從用氫環節看,燃料電池汽車使用成本較高,技術不成熟且續航里程短。從加氫環節看,加氫站建設成本高昂,關鍵部件的國產化難度大。
三是專項規劃和政策體系缺位。我國已從戰略層面支持氫能產業發展,但是產業發展方向、目標與重點尚待明確,氫氣仍然作為傳統危化品管理,主管部門權責不明晰,加氫站審批難度大。
四是社會輿lun導向需關注。《年報》認為,氫能產業發展既需要技術攻堅創新,但是所處的輿lun環境也尤為重要。社會各界對氫能的認知程度差異較大,對氫能產業的認知壁壘尚待突破。
中國經濟信息社秉承“服務經濟建設中心工作、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使命,持續關注并跟蹤研究國內外氫能產業發展動態,開展專項課題研究,服務氫能產業發展與應用。